
搖搖床的入睡原理


搖搖床由來以久,一般常用於嬰兒床,而其實搖晃入睡對於成年人同樣有效,現時主流研究搖動與睡眠關係的學術團隊主要有澳洲RMIT University以及美國Thomas Jefferson University。
美國Thomas Jefferson University曾於《Cell Reports》發佈研究顯示,無論成人或嬰兒,適合的輕微震動可以增加入睡效率和睡眠傾向。
領導該研究的Kyunghee博士透過對比正常睡眠與「震動誘發睡眠」,發現「震動誘發睡眠」會有3個主要效果︰
1. 入睡所需時間減少
2. 睡眠時間顯著增加
3. 吵醒所需光線和聲音增加
4. 睡眠後清醒時間更長
以上結果均反映輕微震動對睡眠質素有立竿見影效果,其中(1)反映輕微震動可加速入睡,達到物理安眠作用,至於 (2)(3)(4) 均反映輕微震動可提高睡眠質素。
另外,澳洲RMIT大學研究人員團隊發現,輕微震動可以增加Heart Rate Variability (HRV)和Karolinska Sleepiness Scale (KSS)。HRV是一項量度心臟狀態的指數,低HRV代表身體處於緊張狀態,高HRV代表身體處於放鬆狀態,至於RSS則即一個醫學界通用的睡眠傾向指數,指數越高代表身體越無法抵抗睡意。RMIT大學研究人員團隊發現,成人身體感受4-7Hz震動頻率大約15分鐘,以可顯著增加HRV和KSS,反映輕微震動對入睡作用非常正面。

M. Fard. (2018, May 5).The effects of physical vibration on heart rate variability as a measure of drowsines:
https://www.tandfonline.com/doi/abs/10.1080/00140139.2018.1482373
Kyunghee Koh (2020. December 01) Sleep Induction by Mechanosensory Stimulation in Drosophila: https://www.cell.com/cell-reports/fulltext/S2211-1247(20)31451-0